现任菲律宾白龙王许少锋到龙岩翠屏山实地堪舆龙岩洞与龙王庙

时间:2022-06-02 栏目:风水案例 来源:万灵风水
2015年12月05日,东南亚堪舆易玄学协会会长、现任白龙王许少锋与厦门市龙岩新罗商会秘书长、龙岩市新罗区人民政府驻厦门招商主任连荣茂、新罗区民族宗教局叶青局长等一行人到福建龙岩翠屏山实地堪舆龙岩洞与龙王庙山脉与地形!

龙岩洞实地风水堪舆

 

风水大师许少锋龙岩洞实地风水堪舆

 

历史悠久的龙岩洞,见证着龙岩的变迁,龙岩市名正是因龙岩洞而起。传说1000多年前从中原迁居而来的龙岩先民在此祭祀真龙。因为洞中有“龙”,当地老百姓把这个洞当成一块吉地,历朝历代香火鼎盛。据史料记载,晋朝时,现在的龙岩市名为苦草镇。镇名苦草,缘为早期中原迁闽先民,多对南地水土不服,而服食此地盛产的苦草后,神清气爽,故居民越聚越多。500多年后的唐开元廿一年,闽西始设汀州府,并将原本位于长汀的新罗县的“门牌”换给苦草镇。一时间,当地知识分子纷纷上书朝廷,要求改新罗县为龙岩县,原因就是苦草镇有个圣地——龙岩洞。6年后,唐明皇正式批复,改县名为龙岩。后经历代区划调整,终有今日龙岩市的名称。龙岩市名比起龙岩洞,晚了500年。

龙岩洞洞壁上清晰镌刻着龙岩“身世”

 

风水大师许少锋龙岩洞实地风水堪舆

 

穿过一条被荒草隐没的羊肠小道,便走到了龙岩洞洞口。

通往洞口的小路,龙岩洞洞口宽约10米,沿着Z字形石阶走下,就到了洞内,洞内长约50米,洞顶最高处约4.5米。洞的两侧,是成堆的碎石。水珠不停地从岩石上“滴答滴答”的掉落而下。站在洞内,感觉阵阵清凉袭来。昏暗的洞壁上,清晰地镌刻着苍劲有力的字。而这密密麻麻的文字,讲述着“龙岩”的前世今生。“……洞顶青白小龙纹,纷然不可枚数,仰视骇人心目。壁右涌出一条如柱,黄色鳞甲,恍若真龙,头角手足不露,至顶而止。左一条青龙,附壁而上,婉蜒缘顶至檐,头角鳞鬣宛然,口颊间有窍,滴水错落如珠……”—明代曾任潮州知府的龙岩名士王源,于500年前写的散文《龙岩记》,记述了渡龙津桥东行四里许居翠屏山麓的龙岩洞,是目前看到的有关龙岩洞最早的文字,且字迹大多清晰可辨。

 

风水大师许少锋龙岩洞实地风水堪舆

 

龙岩洞几经波折?风光不再?

年久失修的龙岩洞,经历了很多坎坷。据了解,在大跃进时期,龙岩市为了生产水泥,在翠屏山上放炮开山,龙岩洞崩塌。后经挖掘,得以再见天日,但留下的只有原来面积的五分之一。而洞内石刻至少80%也已被毁。原来的青龙在炸山时被毁了,剩下的黄龙也没有原来的样貌了,文中所说的青白小龙纹,至今依稀可辨。早先散落于龙岩洞边的建筑,如观音庵、六角亭、蝴蝶亭和怀念文天祥入岩的景忠祠等,均已无存。

龙岩洞的龙迹虽毁,但龙魂永存!

2005年,龙岩洞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对龙岩洞历史颇有考证的龙岩市文联几位老同志多次建议在洞边修一个“龙”文化主题公园,他们一直没有放弃继续守护这个记载龙岩“身世”、富有“龙魂”的龙岩洞。

 

风水大师许少锋龙岩洞实地风水堪舆

 

龙王庙实地风水堪舆

1000多年前,这里香火缭绕;1000多年后,这里颓败凄凉。洞壁上镌刻着龙岩“身世”的龙岩洞,在翠屏山上憔悴而孤独守望着日益繁华的龙岩。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龙岩,是否已经遗忘了自己的名字正是源于此洞?

 

风水大师许少锋龙王庙实地风水堪舆

 

 

风水大师许少锋龙王庙实地风水堪舆

 

 

风水大师许少锋龙王庙实地风水堪舆

 

 

风水大师许少锋龙王庙实地风水堪舆

相关搜索热词:白龙王 风水堪舆 实地堪舆 龙岩洞

上一篇:现任菲律宾白龙王、菲律宾南洋天地宫主持许少锋参加15年度中国道教协

下一篇:北京泉州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明灿先生拜访菲律宾白龙王许少锋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